易建联又搞了个大新闻。
昨天CBA常规赛广东对阵深圳的赛事里,易建联觉得穿的运动鞋不合适,于是在第二回合就脱掉了脚上的李宁产品,向教练组提出更换队友的请求,接着他换上了自己的Nike品牌球鞋再次参与比赛,不过裁判没有批准他的做法,最终易建联决定自行退出比赛场地。
后来在第三节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易建联换上了自己的耐克HD16,然后继续参加比赛。
篮协当天也宣布了相关惩戒措施:予以公开谴责,暂停比赛一次,同时减少给予广东队的财政支持五万元。
易建联在微博上进行了回应,说明因为脚部感觉不好导致心情起伏,他愿意接受相应的惩处措施,另外广东宏远也表明会配合篮协的决定。
就事情的结果而言,篮协在维护五年投入二十亿元赞助的李宁方面,俱乐部方面表达了赞同态度,然而选手们却显露出了不悦情绪,除了易建联,周琦与王哲林也相继在微博上抒发了只能穿着李宁鞋的怨言,并且他们各自都遭受了相应的惩处。
这里我们想抛出几个问题跟大家一起讨论:
Q1:联盟有没有权利对球员的鞋子做统一的品牌限定?
参照NBA联盟,所有明星球员的服装和袜子都分别由不同品牌赞助,但是对鞋子没有做特别规定,可以看到Under 、Nike等众多品牌的鞋在赛场上出现,NBA也从未出现球员代言某品牌后不穿该品牌袜子或球衣的情况
CBA将鞋类商业推广权转让出去是否得当?篮球竞技中,鞋类装备具有关键作用,它与运动员发挥水平紧密相连,一旦规格统一,运动员权益是否可能受损?
这里有两个观点:
假如李宁能够为每位运动员量身打造运动鞋,确保品质,那么实现流程统一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并且存在韦德这样的顶级球星,在NBA赛场上穿着李宁品牌的产品。
运动员方面,鞋类相关权益更为重要,CBA在处理此类授权事务时,未能包含NBA球员工会参与,导致权益受损在先,无法归咎于运动员的负面反应。
目前,李宁并没有给出给球员做定制的相关信息。
另一方面,倘若遵循NBA不销售球鞋授权的方针,便能够进一步拓展联赛的品牌影响力,即便某个品牌为签约某位球星,也必须配置对应的市场推广经费来确保成效,众多品牌间的竞争态势,其实对CBA品牌价值的提升最为有利。
Q2: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但这是谁的锅?
这个问题背后有三个对象:篮协、球员、赞助商
篮协在商业运作上存在明显短板,对相关因素的考量深度不足,应当参照NBA的模式,构建球员工会体系以维护运动员的权益。
周琦和王哲林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令人失望,却有人将责任推给球鞋厂商,真是荒谬;那些身处NBA一线的球星,即便穿着中国品牌鞋,也无人指责,反观你水平一般,还敢随意议论;这届球员的整体职业态度确实有待提高。
李宁公司谋求市场独占,耐克品牌暗中让运动员充当工具,这一切都是腐朽的资本主义造成的恶果。
还有,参与CBA运动鞋合作的企业包括安踏、耐克以及李宁等公司,最后李宁获得了这个项目。
Q3:最后一个问题向网友征询,假如身份对调,信念坚定的Nike与李宁倘若角色互换,公众舆论是否仍会像今年这般明显偏向Nike?
最终总结来说,这次鞋子相关的情况并非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特有的现象,此前游泳协会内部也曾出现过赞助商与选手个人赞助产生矛盾的情况。
网络与体育结合日益兴盛的当下,活动品牌价值持续攀升的此刻,对于国内活动主办方而言,在合作推广领域或许仍需借鉴经验。
倘若借助此事的传播,国内比赛得以处理赞助矛盾,促进活动更正规的管理,也算是一桩好事。
美国男篮世界杯阵容引关注!为何连续两届不派超一流球星?
2025年NBA全明星赛亮点多:詹姆斯退赛,曹芳绝杀、王鹤棣参赛
北京首钢夺冠非最大障碍,赵睿周琦融入困境待解
北京首钢男篮新赛季阵容曝光!外援与内核实力几何?
盘点!那些将汉字纹在身上的绿茵好汉,你知道几个?
盘点NBA总冠军最多的十大球队,休斯顿火箭、纽约尼克斯、迈阿密热火居其中
周琦一战成名被称大魔王,CBA磨练后能否在NBA展翅高飞?
1月5日NBA短合同日开启,周琦能否借此机会回归NBA?
NBL 季后赛战火将燃,长沙勇胜男篮 9 月 3 日主场首秀,三大外援亮剑
NBA总决赛激战正酣!勇士2:0领先,谁是防守黑洞前五?
篮球报:火箭队连战连捷,穆托姆博盖帽超贾巴尔升至第二
NBA历史顶级得分手众多,每36分钟得分榜前12榜单揭晓